来澳门不要只去娱乐场,购物,吃美食,有空多到这些名胜古刹转转,祈福祈福,初一十五上香拜佛、求福辟邪造就了澳门众多的中式庙宇;那么澳门有啥这些庙宇可以转转呢?跟着小编来吧。
澳门莲峰庙:位于澳门望厦,始建于明朝1592年,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,最早是妈祖庙,后来供奉观音、天后。因为莲峰庙地处莲花茎,是陆路联系澳门的咽喉要道,又靠近关闸,所以又叫关闸庙。鸦片战争前夕,林则徐到澳门巡阅,曾在莲峰庙台案接见澳葡官员,庙前建有林则徐全身石像和纪念馆,寺庙高悬匾额“中外流恩”、“恩光浩大”,代表了当时鸦片战争之前的国家气度。 普济禅院:建于明朝末年,是澳门现存最大及历史最悠久的庙宇之一,距今约三百六十多年,庙貌巍峨,深入三进,与大陆禅宗寺庙不同,普济禅院主殿供奉观音,大雄宝殿只是序曲,之后是长寿殿供奉无量佛;该庙曾是签署中美《望厦条约》的地方,每逢观音诞,殿内香火鼎盛,善男信女络绎不绝,场面热闹。
观音古庙:位于普济禅院旁边,背靠望厦山,澳门人俗称为“观音仔庙”,该庙兴建早于普济禅院,所以被称为“古庙”;传说望厦山有奇石,每当观音圣诞时,奇石会涌出汩汩泉水,当地村民就在奇石附近兴建了此庙。
澳门城隍庙:紧邻观音古庙,简朴小巧,却见证了一段历史;道光二十九年,受到葡萄牙人压力,中国县衙和汛兵撤离澳门望厦,当地居民组织义勇团自发保卫乡土,城隍是中国人心中的保护神,所以村民建筑了城隍庙,殿内除供奉城隍外,还有洪圣张王爷,即张之洞,这是因为张之洞主张对葡萄牙人采取强硬态度,深得百姓爱戴之缘故。
包公庙、南山庙:包公庙又称睡佛庙,建成至今已逾二百年,当年澳门流行瘟疫,居民迷信为鬼怪作祟,遂从佛山请来包公神像坐镇大三巴门。后来疫情大减,居民相信是神灵镇压了妖邪,遂建庙以供奉包公。该庙于1989年重修时,意外发现隐蔽多年的南山庙,现在两庙相连。南山庙供奉的是钟馗,不知何故会被封闭,被封闭至少70年,约建于光绪乙未年(1895)。
关帝庙(三街会馆):位于玫瑰圣母堂附近,建于1750年,大殿为金代原构,面宽三间,进深四间,歇山顶琉璃脊饰内供奉关帝,其塑像雕刻精巧。
康真君庙(康公庙):位于十月初五街中段,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;寺庙布局类似广东民居,一院落作为基本组合单元,庙内正殿供奉康公真君,即汉代李烈,保国有功,受封成为康公;该庙专主民间喜庆法事。康公庙是澳门设计比较考究的寺庙建筑之一。
莲溪庙:此庙始建于道光年间,内奉华光、北帝、财帛、文昌诸神,香火鼎盛。澳门地形,宛似莲花,故称莲岛,由大陆通澳门之路,视为莲花茎,茎尽处有山拔起,称莲花山,又叫莲峰;莲峰之阳,昔有溪水一道,称作莲溪,庙则建於溪之右岸,故称莲溪庙。
哪咤庙:住于大三巴牌坊右侧,被视为澳门中西文化和谐相处之象征,其门前是旧城墙遗址。哪咤庙创建于1888年,两进式建筑,中间无天井,罕见于传统中式庙宇。建庙前,澳门瘟疫流行,死人无数,该区坊众请柿山之哪吒神来大三巴,建庙奉祀。
妈阁庙: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,是澳门三大禅院中最古老的一座,建于明朝中期,由当时经常在伶仃洋一带行船的福建人兴建。寺庙临山靠海,依崖构筑,并非一般的寺庙形制,而是采取因地制宜的依山滨海格局,早期寺庙门口可以停船,潮水甚至漫到庙前。妈阁山上有许多摩崖石刻,是妈祖阁独特的人文景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