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海湾仔口岸至澳门内港码头的航线,是往来珠澳的捷径,只需5分钟航程便能到达澳门内港。内港是澳门最早开放的商港,位处旧城区,具有浓厚的历史及文化底蕴,也是论区行赏步行路线《历史足迹·尽在城区》的景点之一。 这附近既有纵横交织的特色巷弄,也有中西荟萃的百年建筑,景点相对集中,还有很多本地美食及澳葡餐厅,非常适合步行游览。大家坐船到达内港后,可以来个澳门旧城区一日游,感受老区魅力! 柯邦迪前地(司打口)
柯邦迪前地常被称为“司打口”,是澳门内港的一个休憩广场。
清朝康熙至同治年间,这里用作进口鸦片的埠头,也是澳门乃至中国史上,第一个鸦片专用码头和课烟税区,甚至是鸦片战争的肇始地。19世纪末,埠头遭到填塞,变成大片旷地;时至澳门禁止鸦片后,柯邦迪前地上曾有茶座和卖艺表演,入夜后颇为热闹。亦曾作为菜市场,而今日则成为居民休憩的地方。
鸦片屋
位于火船头街与柯邦迪前地交界,原为鸦片公栈的一部分,建于1880年。
自1946年澳门禁鸦片后,“鸦片屋”曾被先后出租作为货仓和熔金场,后来被一所学校租用,名为“粤海大学”。1996年有关当局耗资67万澳门元将鸦片公栈重新修葺。2001年开始,同善堂第二诊所由原清平直街旧址迁入此处,为市民提供中医针灸及各种西医诊疗服务。
清平戏院
清平戏院是澳门一所已结业的戏院,所在地原为澳门内港一段湿地,为粤港澳地区最早开办的戏院。
“清平”之名寓意娱乐升平,建于1875年,曾经是粤剧表演的一个重要场地,后来则兼放电影,但随着九十年代澳门戏院业的逐渐淡薄,清平戏院在1992年歇业。结业后曾用作货仓,之后便一直丢弃。至今,其外墙可见“清平戏院”四个大字作为历史见证。
炉石塘巷
又名“庇山耶街”,原是澳门北湾(内港)其中一个避风塘。这里以前有很多乱石,这些乱石上野生芦苇荻花,因此这里先后有“芦荻塘”和“芦石塘”之名。后来,澳葡政府征用这块地,立名时把“芦”易作“炉”,故又得“炉石塘”一名。
清同治年间,澳葡政府在北湾填海造地,炉石塘从此被填塞,成为炉石塘街区。这里出产的鸦片烟枪,人称“马交枪”,在当时这种制作技术是炉石塘街区特有的,产品销路更远至北京等地,足可见其吸引力。在炉石塘街区内,今天仍存在一些手工艺店铺。
典当业展示馆 “德成按”是1917年开设的一间当铺,原是本澳富商高可宁的物业,整座建筑都是以防火、防水、防盗和防土匪为目的而设计,是本澳现存结构较为完整的当铺建筑。
现时典当业已经式微,传统当铺已成为历史陈迹,德成按经维修整理后,恢复了旧观,成为典当业展示馆,人们仍可从这个展馆中领略到当年澳门典当业全盛时的风采。
以上介绍到的澳门旧城区景点,都在论区行赏步行路线《历史足迹·尽在城区》中。这条路线上还有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景点,如议事亭前地、市政署大楼及玫瑰堂等,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不要错过!
![]() ![]() 除了这条步行路线上的景点外,从内港码头前往一些热门景点也相对便捷,如世界遗产澳门历史城区的妈阁庙、岗顶剧院、大三巴,也就十几分钟的步行距离。大家下次不妨选择从湾仔口岸过关,乘搭渡轮到达内港码头,开启你的澳门之旅吧!
![]() ![]() (图片来源:澳门新闻局、旅游局) |